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 统计分析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市场简析
前三季度,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有序推进,我县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趋缓的势态,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亿元,同比增长 10.7%,全市排名第8,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放缓0.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7.4%;限额以下零售额38.5亿元,同比增速8.8%。
一、现行消费品市场主要特点
(一)批发零售业是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力。今年以来,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8473.2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8.4%。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922.5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6%。批零业的占比远高于住餐业,是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与居民出行的相关消费有所提升。从前三季度来看,随着高端汽车的降价,原来的有车族开始更新换代;再就是受政府机关公务用车车改政策影响,公务人员陆续开始购买私家车。汽车类销售得到提升,实现零售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6%。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石油及制品类零售也得到了提升,实现零售额1.51亿元,同比增长13.0%。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贸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到目前为止,全县纳入常规统计范围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为66家,今年新增5家,停产停报7家。企业停产关闭家数比新增家数多,预计年终企业净增单位数为负数,而且初达规模的企业经营稳定性相对较差,说明我县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中的小企业成长速度在放缓,限上单位增长动力不足,同时经营者从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意愿降低,发展的内外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消费外流严重,影响市场发展。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汽车消费进入普通家庭,本县相当一部分高端消费者会选择在常德、长沙等市购买高档家具、汽车等商品,异地转移消费明显。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消费时尚和普遍消费模式,分流了居民的消费渠道,而我县传统商贸企业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的步伐缓慢,一定程度上造成本地购买力的流失。
(三)棉业批发业难以为继。我县入规的批发业共5家,其中就有4家以棉业为主。受今年气候因素影响,棉花产量减少,乡镇普遍反映今年棉花亩产约为200公斤。而棉花的用工颇多,利润偏少,现在大多农民更愿意选择种植稻谷。这直接导致几家棉业企业难以收购到原材料,长期处于停产状态,销售额远远比不上往年。
三、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持续扩大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居民收入水平。
居民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繁荣城乡消费市场,核心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在积极参与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提高消费能力。
(二)要加速行业融合。扶持发展产业特色。现今以城市综合体为依托发展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已然兴起。这种模式能更好的满足居民的多方面需求,刺激消费,带动市场。恒生国际、广兴已初具雏形,但是还没有发展起来就已呈现颓势,将在年底竣工的城市广场也是这种商业模式。与其这样建设一个,没落一个,不如做大一个,做好一个。
(三)继续做大做强限上企业,增加限上企业入库数。我县在统企业多为经营二年以上的老企业,销售状态趋于稳定,快速增长空间有限。要在充分发挥现有限上企业带头作用的同时,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限下企业的培育力度,要通过各种措施使其注册为限上法人企业,成为促进全县市场繁荣的骨干力量。同时,针对大个体工商户,特别是批零业个体户,如九三鸭霸王、双虎家具等。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使其尽快完成个转企工作。
(万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