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anxiang/2017-157230
- 发布时间
- 2017-05-27
- 发文字号
- 安政发〔2017〕8号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文机关
- 县政府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mobile288-365关于印发《安乡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年—2020年)》的通知
来源:安乡县法制办??发布时间:2017-05-27?? 字号【 大 中 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安乡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年—2020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mobile288-365
2017年5月27日
安乡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年—2020年)
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和《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保障广大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利,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主体多元化、健身生活化、资源信息化、服务便民化,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促进、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提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任务,引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浓厚的社会氛围;坚持群众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统筹兼顾,重在基层,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促进各类人群参与健身活动协调发展,把全民健身工作重心放到城乡社区,推进城乡之间全民健身事业的均衡发展;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目标任务
(一)群众健身素养普遍增强。健身意识、健身知识和健身能力明显提高,体质健康教育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群众主要体质指标合格率达到92%以上。
(二)健身场地设施显著增加。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基本实现社区公共运动场全覆盖。建成相应规模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体育健身规模和功能进一步拓展。规划并逐步建设。社区、村镇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和管理均质化。建成安乡县全民健身运动综合广场、长岭洲、黄山头等具有运动休闲功能的体育公园。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70%以上的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
(三)组织网络体系更加健全。探索并逐步形成文化体育主管部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站)、社会体育工作志愿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构成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并推行社区体育社工服务制度。体育健身俱乐部或协会实现社区全覆盖。基层体育组织的数量不断扩大,社区健身团队达到60支以上。
(四)青少年体质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每天锻炼1小时,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深入推进校园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和田径等体育运动项目,每年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
(五)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各部门单位、乡镇、各行业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经常性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在职职工每人每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健身锻炼,掌握一项以上的体育健身锻炼技能。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比赛和活动,推广“体育示范社区”。大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加快发展农村体育。打造“江、湖、山、道”和“一乡镇一品”的全民健身主题特色活动品牌。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广场舞、骑自行车、登山、游泳、球类运动等群众体育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运动。推动老年人、残疾人体育进一步发展。
(六)科学健身水平明显提升。要加强科学健身的指导,提高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水准和素养。健全县、乡镇两级科学健身指导网络,全民健身技能培训基地实现县、乡全覆盖。建立全县大众体质监测指导中心,探索建立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全民体质监测指导站。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上岗、考核办法,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健身指导工作,定期公布全民体质和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结果。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2%。
四、推进重点
大力倡导“天天运动、人人健康、全民健身”的生活理念,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工作方式,促进我县全民健身工作稳步发展。
(一)着力提高全民健身工作水平
1. 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重点改善青少年和在职职工体质状况,使本县城乡居民体质综合指数高于全省水平。
2. 提高全民健身参与程度。重点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倡导全县人民喜爱并参加一项健身活动,全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3. 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将全民体育需求作为民生需求,重点建设覆盖全城乡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基本满足全民健身需求。
(二)着力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 推进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体育健身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站、社区体育健身志愿团队、体育协会等基层体育组织覆盖到村(居),覆盖率达到80%以上。
2. 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便民、利民、惠民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社区健身网点、社区公共运动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百姓健身房等体育健身设施覆盖到村(居)委会,覆盖率达到100%。
3. 推进全民体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全民健康状况研究、全民体质测定标准、全民体质监测制度,《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保持在92%以上,优秀率达到20%以上。
4. 推进体育健身活动与竞赛。积极营造崇尚体育健身的社会氛围,动员吸引广大群众坚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各乡镇要开展“一乡镇一品”的全民健身主题特色活动。
5. 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公众开放和公共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开放管理模式,完善促进开放的政策和机制,探索建设区域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和完善体育场地开放的新途径,保证学校场地向公众开放,增加开放时间。
6. 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2000人以上,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三)着力实施全民健身实事工程
1. 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在全县公园、绿地、小区建设具有一定标准的符合全民健身需求的20条健身步道;新建160个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各村全覆盖;新建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健身中心。
2. 实施全民健身典型示范工程。大力培育全民健身典型示范,推动社会各界全民健身向纵深发展;培育县级职工健身示范基地20个、乡镇(社区)体育示范基地10个、学校场地开放示范校3所、青少年体育示范俱乐部5个、体育示范协会5个以及各类先进个人典型。
3. 实施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工程。建设安乡体育地图在线服务平台,方便群众查询体育健身信息;建立区域全民健身网站,丰富健身电子地图、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全民健身活动信息等内容。
4. 实施全民健身技能培训工程。加强全民健身专业技术和素质培训,提高全民健身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全县全民健身技能培训中心,每年为5000名健身者和100名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健身技能培训。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保障政策,将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直接提供、委托提供、购买服务或政策扶植等多种形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激励机制,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文明创建、社会事业发展评价体系等各类评比、表彰活动的重要指标;重点支持农村和社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行业体协等社会团体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执行本实施计划。
(二)确保财政投入
各乡镇要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按照国家有关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由县文化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要根据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形式支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三)整合体育资源
要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将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建造体育健身设施;已建造的体育健身设施,不得挪作他用。进一步加大以健身苑点为标志的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和创新力度,重点建设中小型、专项型、适用性强的体育场地设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公园绿地开辟健身设施,配建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路径等多功能运动场所。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向公众开放制度,对向公众开放的学校给予支持,为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腾出或开辟体育设施,为职工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四)营造健身氛围
组织实施全民体质监测,逐步建立体质测定数据与全民健康档案数据共享,开具指导科学健身的运动处方,形成全民体质监测服务系统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广大群众体质存在问题和全民健身方法的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向改善全民体质方向转换。重视全民健身志愿者资源的开发研究,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和互联网不断加大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出版全民健身科普图书和电子读物,提高全民健身科学素养。
(五)引导健身消费
鼓励和引导全民体育消费,扶持和发展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为各种人群提供多种需求的健身服务。规划并建设运动休闲聚集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和健身休闲用品。加快体育健身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推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制度、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和体育健身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健身服务规范,提高体育健身服务水平。
(六)推进法治建设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湖南省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部门职责,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权益。要建立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方面的机制和制度,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提高依法治体水平,做好全民健身的长效管理。
六、组织实施
(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文体旅游广新局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施行本计划。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全县实施本计划,各乡镇、部门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
(二)各乡镇、部门单位要根据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就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三)各乡镇、部门单位要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予以落实。对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四)成立安乡县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名誉组长:王兆铭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组 长:陈支文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 组 长:吉海波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李长春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潘能仲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邓 红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何国荣 县政协副主席
成 员:张志惠 县委办常务副主任
唐 慧 县人大办主任
张 林 县政府办主任
周华东 县政协办主任
胡典文 县文体旅游广新局局长
汪继承 县财政局局长
杨 成 县教育局局长
王志明 县发改局局长
汤 平 县农教办主任
车德军 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陈 宏 县妇联主席
汪军安 县残联理事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体旅游广新局,由胡典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