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应急通信网??|??作者:??|??日期:2017-02-17 15:48
1、什么是人民防空通信?
答:包括指挥通信和警报通信。是保障人民防空组织指挥的基本手段,是人民防空指挥系统的神经和耳目。战时承担指挥人民防空斗争的通信保障任务,平时为抢险救灾提供通信保障。
2、防空警报信号有哪几种?
答: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其中: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为连续长鸣3分钟。
3、灾情警报信号是如何规定的?
答:山东省规定灾情警报信号为:鸣15秒,停10秒,再鸣5秒,停10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2分钟。
4、人民防空通讯警报设施的安装是如何规定的?
答: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是根据警报音响信号的覆盖范围,在一定的区域内有计划地进行布点建设。需要占用有关单位和个人所属的场所,与有关的电源相连接。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涉及到的单位和个人应积极提供各种便利,不得拒绝和阻挠。
5、为什么要组织防空警报试鸣?
答:1、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生动直观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知识教育,居安思危,警钟长鸣;2、提高人民群众识别、听辨防空警报音响信号的能力;3、检验警报设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加强和完善警报设施建设,保持良好使用状态。
6、青岛市为什么要在每年的11月14日试鸣防空警报?
答:青岛市人民政府确定,每年的11月14日为青岛市防空警报试鸣日。这是因为,1897年11月14日,德国在胶州湾登陆侵占青岛。选择这个日子试鸣警报,目的是警示市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强我国防。
7、防空警报发放是如何规定的?
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试鸣的五日以前发布公告。青岛市作为国家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确定每年组织一次防空警报试鸣。战时城市防空警报的发放,由当地负责防空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确定。平时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灾害时,经市政府批准可利用防空警报设施在局部地区发放灾害警报信号。
8、战时防空警报的发放时机是如何规定的?
答:在国家发布战前动员令以后,人民防空指挥部,在发现敌空袭迹象时,发放预先警报;发现敌空袭明显征候时,发放空袭警报;空袭危险已经消除后,发放解除警报。
9、市民在战时听到预先警报应该怎么办?
答:应立即关闭煤气,熄灭炉火,拉断电闸,携带准备好的生活用品,照顾老人和儿童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10、市民在战时听到空袭警报应该怎么办?
答:战时听到空袭警报后,人员应就近进入人防工事、地铁、地下人行道或隧洞等进行隐蔽。在远离人防工事、地铁、地下人行道或隧洞的地方可就近选择低洼地、沟边、土堆旁进行隐蔽。
11、市民在战时听到解除警报应该怎么办?
答:听到解除警报后应当了解隐蔽场地周围设施的损坏情况,查明周围有无未爆炸的炸弹等可疑危险物后,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序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按战时的有关规定,各类人员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使受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2、什么是重要经济目标?
答:是指维系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计民生和战争潜力影响较大的目标,包括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桥梁、水库和电站等。
13、什么是人民防空疏散?
答:是在发生战争灾害、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时为了避免和减少损失采取的转移和搬迁行动,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疏散和重要物资疏散。
14、什么是城市人口疏散?
答:城市人口疏散是人民防空疏散的主要内容,是战时减少城市人口伤亡和混乱,减轻城市负担,保存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的有效防护措施。
15、人民防空疏散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疏散方案及计划、疏散场所(疏散地域、疏散基地、疏散点)、交通运输、物资保障、信息支持、组织指挥与管理控制等。
16、战时人民防空疏散的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战时人民防空疏散必须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及其建立的人民防空指挥机构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组织实施,任何组织不得擅自行动。
17、什么是群众防空组织?
答:是根据战时消除空袭后果的需要,按照专业系统组成的,担负人民防空勤务的组织。包括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及自救互救的志愿者群众组织。
18、群众防空组织应当如何组建?
答:城建、公用、电力等部门组建抢险抢修队;卫生、医药部门组建医疗救护队;公安部门组建消防队、治安队;卫生、环保等部门组建防化防疫队;电信、科技等部门组建通信队;交通运输部门组建运输队。红十字会组织依法进行救护工作。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鼓励动员社区群众成立防空防灾志愿者组织。
19、群众防空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群众防空组织战时担负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火灭火、防疫灭菌、消毒和消除沾染、保障通信联络、抢救人员和抢运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平时应当协助防汛、防震等部门担负抢险救灾任务。
编辑:厉剑